fbpx

投资理财 Tag

买基金的理由2

买基金的理由2——让数字告诉你

|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关于买基金的理由,你应该听说过不少:风险分散,基金经理帮你管理、收益率比普通存款要高……等等。 没有沉冗的文字,本周只是希望透过几张配图,读懂寥寥几个数字背后的信息。 越富有越倾向于基金投资 显然,高净值人群更相信专业人士,并善于藉助他们的知识为自己的财富增值,因而更倾向于投资基金。而普通中国居民,或是投资金额小于5万美元的美国投资者,投资股票的居多。 金融知识水平越高越富有 在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投资者教育基金会的调查当中,高净值人群能答对更多的问题,表现出更高的金融知识水平。也就是说,财富水平与金融知识成正比。若你有志于更早实现财务自由,请先提高你的金融知识水平。 越富有越注重资产的安全性 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相对于高收益,他们更看重「稳健」。 只要稍加留意富豪们的投资布局, 无论是巴菲特钟爱并长期持有的企业,还是李嘉诚长期投资的行业板块,足见​其极高的稳定性。 较之于个股,基金也同样具备「稳健」的特性。 以下收集了从2006年年初到2019年末,A股市场的3954只基金与4010只股票的年度收益率数据,并按历年表现排序,分别比较了表现前1%、前10%、前30%,以及后10%的股票和基金的收益率。 | 前1%股票远远优于前1%基金,相差近244%。如果在1年中我们有能力选中表现靠前的个股,确实比买基金强; | 后10%的基金亏损(-24.9%)要比股票(-43.1%)温和; | 大多数年份中,前50%基金表现优于前50%股票。 个股的表现两极化,千差万别;基金表现则相对中庸,不温不火。 另外,持有小资金与大资金也有不同的偏好:小资金倾向于“富贵险中求”,大资金则需要“活得长久”。因而高净值人士对资产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更高要求,随着投资金额增大,投资者的投资取向会由波动性较大的个股向较稳定的基金转移。 后疫情时代的配置选择 在中国内地,房产向来在家庭财富中占据主导地位,「基金」等金融资产处于从属地位。而在2020年城市房价分化、城市房产限购继续推进的背景下,金融资产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有关飞轮 About Flywheel 飞轮财策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顾问团队 服务基于香港证监会1号(证券交易) 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 6号(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9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牌照 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牌照(PIBA) 澳洲金融服务牌照(AFSL)以及企业融资牌照 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优势,搜罗全球最优质金融工具,为内地及香港两地客户提供“全平台、一站式”的资产配置服务 ◆ 思考时间 BLINK MOMENT ◆ 你的基金投资占家庭财富的比例如何? ...

Read More
利涉大川

风险优先,利涉大川

|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许多投资者以盈利优先,注定凶险万分。美国最成功的的股票交易者之一的马克·米奈尔维尼(Mark Minervini)则劝吁我们尊敬风险,当以风险优先。「优先考虑风险」是他多年来秉持的原则,践行该项原则需要严格自律,因为股票不会管理自己,而你——投资者就是管理者,作为管理者若是太懒惰、缺乏严格纪律、或是没有预先制定策略,这些都是导致你投资绩效不彰,甚至招来严重亏损的原因。 何时认赔 我们在任何场合都强调「市场永远是对的」!股市起伏再正常不过,即使你以为制定好了万全之策,在低风险的位置买入,仍然有机会行情拉回,走势不似预期,这就是市场在告诉你:判断错了,或:还不是时候。此时,你应该毫不犹豫地沽出手上的部位,丝毫没有转圜的余地。记住:健全的计划有赖执行,执行则有赖严格纪律。不过要注意的是,进场之前你就该预设好退场计划了。 闪避清单 有些情况是你在交易过程中该极力回避的: | 心理性止损——你告诉自己:如果股价跌到XXX, 我就离场。可如果不执行,那就毫无意义。这就如同开车从来不踩剎车,或是偶尔用用,结果自然不用多说,你会继续持有亏损部位,可能你会告诉自己:只要扳平我就离场,可股价如果继续下跌呢?马克用数字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亏损越大,越难扳平,因为扳平所需的盈利会指数级扩大。这就是为何我们反复强调,把亏损控制在10%以内,甚至更小,7%为佳,市况颠簸时宜进一步收紧。 | 情绪性止损——几乎每一个投资者都经历过情绪性止损,除了资金损失,情绪性止损还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伤及信心,妨碍往后建立健全的交易策略,因而表现平平,甚至不堪承受亏损而从此对股市敬而远之了,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严格采取止损。 | 非自愿投资人——操作顺利时是交易者,不顺时是投资人,他们痛恨承认自己犯错,为不止损找借口、将其合理化。从今天起,在你下单买进的同时,也把你的止损价格定下来,设置提醒,或是在你的交易系统里设置自动止损的订单,一旦触及你设置的止损价位系统会自动递交订单,免去心理交战。 | 难驯的野马——不妨把某些价格波动异常剧烈的股票看作是难驯的野马。因为涨跌幅都很大,要设置适当的止损比较困难,若是止损的空间狭窄,触及止损被清洗出场的几率会较高,过于宽松则需要承担过高的风险,若是秉持「风险优先」的原则,就要避免选择这种彪悍难驯的“烈马”,以免被摔下马背折了腰,毕竟市场上还有上千只股票可供选择。 我们所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 某些交易者控制欲很强,然而,人生里头能控制的事物有限,交易就是其一。在股票交易里,你能控制的东西只有四种。交易前,你能控制:| 买什么| 卖多少| 何时买建仓后,你能控制的就只剩下:何时卖。 一旦买进股票,你无法控制行情上涨,或是下跌(最近美国散户火拼华尔街大鳄的事件是个特例),就如同你无法控制天气一样。股价就如同天气,总是阴晴不定,你能做的是做好调研,制定好策略,并仰仗严格的纪律。唯有了解自己能控制什么,才能了解对于手上的交易该抱持何种态度,以及如何处理。 利涉大川 利涉大川,字面解释为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源于周易,为履险如夷的行动准则,于是我们把宜主动出击,值得冒险的最佳时机称为利涉大川,运用突破策略的我们寻找PP(Pivot Point 枢纽买入点)或PPP(Pocket Pivot Point 口袋枢纽买入点)这样的低风险买入点也利涉大川。还是遵循一贯的「风险优先」原则,即使一只各方面都看上去不错的股票,除非能提供一个「低风险买入点」,否则就不该考虑。 结语 我们应更注重下档风险,而非上档盈利;市场会告诉你判断对错,错了就要果断认赔;风险控制是发生在部位建立的时候,而非部位结束的时候;认赔虽然发生在部位结束的时候,可亏损的程度是在进场的时候决定的。风险优先,把出现「低风险买入点」奉为进场的唯一条件。 最后以Sam Zell的话作结。  有关飞轮 About Flywheel 飞轮财策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顾问团队 服务基于香港证监会1号(证券交易) 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 6号(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9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牌照 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牌照(PIBA) 澳洲金融服务牌照(AFSL)以及企业融资牌照 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优势,搜罗全球最优质金融工具,为内地及香港两地客户提供“全平台、一站式”的资产配置服务 ◆ 思考时间 BLINK MOMENT ◆ 你的交易策略里包含止损吗? ...

Read More
未来已来

未来已来——来自银行家们的疯狂猜想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说起灰犀牛,不妨也提提跟它互为补足的概念——黑天鹅,走过疫情的人们对它已不再陌生,见惯不怪。与黑天鹅突如其来的石破天惊相比,灰犀牛更像是温水煮青蛙式的,但威力同样不容小觑。 丹麦盛宝银行(Saxo Bank)每年发布其对来年的疯狂猜想(Outrageous Predictions),主要涉及让人匪夷所思并容易被人低估的事件,既让人脑洞大开,又不禁惊叹它的逻辑自洽,绝非无中生有。这里每一个猜想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黑天鹅,或是灰犀牛,一旦成真将对金融、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但也可能不过是南柯一梦,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诚如这份「预测」开篇所言,我们不妨放开眼界,用未来视角完成今年的「惊人猜想」。也希望人们学会自省,主动拥抱变化,承认技术革新的趋势不可逆,而且近在眼前。 今年的十大猜想如下: 01  亚马逊把塞浦路斯「收入囊中」 新冠疫情利好在线经济。然而进入2021年,包括亚马逊在内的科技巨头则需要警惕自己树大招风,成为政府打压的「出头鸟」,通过向低税收国家转移利润避税的行为遭到遏制。为此亚马逊(AMZN)将其欧洲总部迁往塞浦路斯并积极“建言”其政府修改税制,负债累累的塞浦路斯政府能获得一笔意外之财当然乐意,可欧盟很快就发现了这些企业和政府动的小脑筋并迅速采取行动,美国和其它国家也开始在2021年打击这些垄断企业,挫挫他们的锐气。而在中国内地,科技巨头也接连折戟,乖乖接受整改,毕竟在铁幕之下,谁人愿意越红线一步? 02  德国救助法国 法国政府的债务在疫情前就已经接近全国GDP的规模,疫情带来的经济封锁以及欧盟祭出的紧急应对措施让情况更是雪上加霜。2021年法国政府债务规模预计将达到GDP的120%,远高于其它欧盟国家。法国1000亿欧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及贷款计划也只是杯水车薪,大量企业仍难逃破产命运。而数年来备受增长乏力及低利率打击的银行业则进一步被破坏,主要银行股票遭大规模抛售……举步维艰的法国政府只能求助于德国,让欧洲央行出手纾困。 03  区块链技术遏制假新闻传播 如今假新闻传播的威胁一发不可收拾,权威媒体机构面临信任危机,迫使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作出反击,利用区块链技术筑起一条“免疫”传播链条,遏制假新闻的传播。 04  中国数字货币引发资本流动结构性转变 新的数字货币提高了资本流动性与安全性,并顺应了经济双循环国策,既提高了国内的透明度,又提高了人民币在境外的吸引力,使其成为潜在的美元替代货币。 05  人类因聚变能技术迅速进入能量过剩时代 一种颠覆性的能源技术——聚变能在当今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扫清了商用的障碍。在掌握该技术后,几乎所有国家得以实现粮食与能源的独立,为人类生活水平带来重大飞跃,但同时也扼杀了风能。 06  全民基本收入会摧毁大都市 疫情加速了早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进一步撕裂社会,也加速了几乎所有可预知的趋势,技术的进步使大量的人力被取代,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产出空前。然而大量民众无法在失去生计的情况下生活,因此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制度会应运而生。劳动人口过剩,居家办公渐成常态,市中心的办公楼变得多余,商业地产价格被腰斩,远离生活成本昂贵、“压力山大”的城市生活成为趋势。 07  “颠覆红利”意味着公民科技基金的问世 技术进步逐步取代人力,加剧了贫富悬殊和劳动力市场不平等问题,疫情的到来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社会需要一次大胆革新,一个被称为“颠覆红利”的公民科技基金,试图让所有人共享数字时代生产力带来的红利,从而帮助更多人从高压、高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关注与教育、艺术、手工艺品等与兴趣相关、也更有意义的工作。 08  有效的新冠疫苗反成企业的催命符 政府在疫情期间大水漫灌,使得资产收益率跌入历史新低,投资者为维持回报不得不转向风险更高的资产,如高收益债券,它一直依赖于稳定的通胀和低收益。经济在经历过度刺激之后,疫苗问世带来的复苏使其迅速过热,通胀也迅速走高,随后利率走高引来一大波违约潮,首当其冲的是那些疫情前就已经债台高筑的实体零售企业。 09  太阳能板需求旺盛,白银迎来高光时刻 美元持续走软、通胀走高、长期负利率,以及绿色转型(如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光伏电池)的旺盛需求,使本身就具备贵金属、工业金属双重属性的白银,其价格在2021年甚至可能超越黄金,工业需求激增也将导致白银供应短缺。 10  下一代技术助推前沿和新兴市场跳跃式发展 进入2021年,经济学家发现自己严重低估了前沿和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而这些市场将在投资者看好的三大技术推动下实现快速增长:如以SpaceX星链(Starlink)为首的卫星网络技术将大幅降低互联网价格,提高运行效率与覆盖范围,使新兴市场的教育与生产力从中受惠;金融科技使数十亿人通过手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最后,无人机技术彻底改变物流体系,减少偏远地区的不便及生活成本,使大量不发达地区的生产力藉此实现质的飞跃。  有关飞轮 About Flywheel 飞轮财策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顾问团队 服务基于香港证监会1号(证券交易) 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 6号(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9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牌照 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牌照(PIBA) 澳洲金融服务牌照(AFSL)以及企业融资牌照 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优势,搜罗全球最优质金融工具,为内地及香港两地客户提供“全平台、一站式”的资产配置服务 ◆ 思考时间 BLINK MOMENT ◆ 你准备好迎接这样的未来了吗? ...

Read More
规划你的退休计划全景图

着手规划你的退休计划全景图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2020年,人们经历了疫情冲击、市场起伏不定的一年,海外的动荡仍在延续,国人暂且幸运地从上半年的的颠簸不安中喘定,使得许多人在人生、理财、保障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考。本期,我们跟随富达基金与支付宝理财平台联合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提供的视角,了解忧患之年的现状与趋势,从而打开规划退休计划的全景图。 忧患之年的乐观趋势 趋势一:增加储蓄 尽管在经贸关系紧张,以及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阴霾下,过去一年,国人的储蓄观念持续改善,开始储蓄者的比例不断提高,储蓄额也有所提升。 储蓄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收入的增长,调查的受访者当中,他们的平均总体月薪比去年上涨了9~11%。然而,这些增长究竟反映的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需求,是储蓄态度的长期转变还是对经济不安全感的应激反应还有待观察。 趋势二:信心提高 在已经开始储蓄的受访者当中,有一半表示对未来能积累足够的长期储蓄很有信心,这一数字较之2019年有明显好转,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较为自信的受访者占43%,比去年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年轻人正以积极的视角看待退休生活。虽然表示乐观与不乐观的人群各半,但整体信心指数仍呈现好转趋势 令人担忧的是… | 起步较晚 虽然对未来趋势有着较为乐观的预期,但必须指出的是,有一半的年轻一代,以及1/3的35岁及以上人群,留给自己积累资本的时间不足。目标和现实存在差距,而大多数人此往往又认知不足。因此,尽管他们给自己定下的退休目标显得雄心勃勃:在2020年调查中,平均目标退休年龄是57.6岁,较之2019年的55.8岁略高,尽管态度仍算乐观,但对于那些已经开始储蓄的人群而言,起步仍然较晚。 在中国,长期储蓄的平均起步年龄三年间一直保持在37~38岁,年轻一代做得更好,这一数字三年来一直是31;35岁及以上人群则让人担忧,他们开始为未来储蓄的平均起步年龄是41岁。 对于尚未开始储蓄的人群,这一数字更加让人不安。 是什么阻碍了他们? 收入 | 生活成本压力是关键问题。在没有储蓄习惯的受访者当中,有一半表示自己缺乏充足的收入为退休储蓄做准备。另外,近半数的受访者还表示,每月的开支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收入。 知识 | 值得关注的是,认为自己缺乏投资知识对长期储蓄构成障碍的人数剧增,近1/4受访者表示存在该问题。这一数字表明,推广投资理财知识非常必要! | 储蓄目标不明确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更多人开始储蓄并增加了投资额,长期储蓄目标却呈现下滑趋势, 从所有受访者的「退休储蓄目标中位数」的稳步下降中便可得知,这表明了人们普遍对于维持舒适退休生活所需的财务资源认知不足。 这不仅发生在中国,即使在欧美、日本等大型市场中,也有39~52%的人不了解需要多少钱来维持退休后的开支。 | 过分倚仗基本养老金 在尚未开始储蓄的受访者当中,有43%表示,他们预计基本养老金将成为退休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数字在年轻一代中低于35岁及以上人群(36% VS 49%),表明态度在逐渐转变。 而没有储蓄习惯的受访者当中,只有13%表示相信基本养老金能满足长期需求,表明人们广泛意识到,要满足长期财务目标,需要补充额外的解决方案。 观念需转变 人们一直以来低估了长期储蓄的重要性 。45%的内地受访者尚未开始为自己的退休投资 。在香港,41%的35岁以上工薪阶层除了雇主为其提供的退休保障外,对退休毫无准备 。 | 迈出第一步 在本次调查当中,很大一部分受访者尚未开始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建构出可靠的财务基础。然而可喜的是,他们都愿意为更美好的未来迈出第一步。近1/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减少非必要消费,可这种情绪能否在后疫情时代中得到维持则待观察。 无论如何,调查还表明,没有储蓄习惯的受访者有很强的意愿通过每月固定储蓄实行更有节制的开销方式。近1/5受访者表示,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将是他们迈出的第一步。 | 巩固第三支柱 根据富达的研究表明,普通中国退休人员的国家退休金收入可以替代其36%的退休前收入。而事实上,国家养老金体系的压力越来越大,要在退休后享受退休前的消费水平,依靠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还远远不够,普通中国民众还必须依靠个人储蓄和投资(第三支柱)。我们在往期文章「谁来支付我们的晚年?80/90后必看!」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阐述,文章的链接已经为你放在文末,不妨深入了解。 | 尽早开始 而更长的时间跨度可能对最终储蓄额产生巨大影响,这一点我们在多篇文章中多番阐述,足见其重要性。即使是小额储蓄,也千万别小觑它的威力,小金额的增量储蓄最终达到的储蓄规模远超大多数人预期。经验表明,大多数人低估了长期坚持小额储蓄所能带来的影响 。我们的大脑在直觉上很难充分想象指数级增长的威力 。但是,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额储蓄也能让我们享受到复利带来的惊喜。 最好的方法是“先支付自己”,在每个月领到薪水后,第一时间把固定金额划账到单独的储蓄账户当中,这样的强制储蓄不仅能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人生的掌控感也会带来不少心理上的裨益。唯有自律储蓄,才能从容养老。 积极制定退休计划的迫切性 放眼当下,积极制定制定退休计划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 | 持续低收益环境,各国央行降息以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 | 包括中国在内的老龄化加速,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养老金危机”,预计到2050年,G30国家(同样也包括中国)将面临15.8万亿美元的养老金缺口(数字来自彭博新闻) 希望这些数字能起到一些警示作用:我们不能对个人长期财务规划过于被动或掉以轻心,尽管国家养老金能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可明智的做法依然是巩固并加强第三支柱(个人储蓄),作为国家养老金计划的有效补充。 另外,人们在退休准备上,还存在一个感知和现实之间的错位。 在2020年对包括香港在内6个市场的14,000名工薪阶层进行的全球调查当中,相当多的受访者高估了他们为退休所做的准备。例如, 在香港,有37%的受访者被「富达国际退休准备指数」归类为“需要注意”(即得分低于65,该分数用来衡量一个家庭能够承担维持退休前生活方式所可能需要的费用,例如,100分(最高150分),意味着估计一个家庭将能够完全负担其必要的退休支出)。但只有9%的受访者意识到他们远远偏离了退休目标 。 这种偏差必须纠正,否则许多人无法意识到自己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使自己的退休准备重回正轨。 清晰可量化的基准 我们一直相信一句古老格言所云:「只有能被测量的,才能被管理」。 在往期文章「40岁退休是奢望还是奇想?FIRE+量化四部曲」当中,我们就提供了不少帮助量化退休目标的工具。 而富达的退休储蓄黄金法则,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预算基准。 如下图中,以中国内地为例,假设我们从25岁开始储蓄并希望在62岁退休(目前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性55岁 。考虑到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具体的延迟退休的政策,我们将未来退休年龄假设为62岁),则需将其年收入的19%投入储蓄,最终目标是在退休时让储蓄额达到其年收入的9倍 。这将使他们能够通过储蓄去弥补42%的退休前收入,而这还不包括国家养老金。而在退休后只需要确保退休金的提取每年不超过4.6%,就不至于提前花完。 当然这里用来举例的样本比较年轻,随着年龄增长,离退休的年龄越近,用于储蓄的年收入比例将高于19%,但大家不妨将年收入的19%作为储蓄的最低要求。 财务健康 尽管储蓄是未来退休养老保障的必备因素,然而,这仅仅是健康的财务生活的其中一个面向。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财务健康」划分为四个面向:储蓄、开支、债务和保障。而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例如,过多的开支会削弱储蓄能力,高额的债务会成为长期储蓄的障碍,过低的保障能让原本能够转移的风险一下子抵消掉长年积累的储蓄。 结语 我们从本次调查当中得知,在后疫情时代,国人的储蓄习惯与观念正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然而收入的不足以及知识的缺乏成为了他们最大的障碍,这两个因素本身也是会相互影响的。许多人过分高估国家养老金系统(第一支柱)在个人退休保障中的作用,以及高估目前为退休所做的准备,这种感知和现实的错位让他们无法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使他们偏离自己的退休目标而不自知。 最后,规划这幅退休全景图,可供参考的步骤有三: 1)提高储蓄——在前文中我们就反复强调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2)适切的资产配置——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如果根据年龄,通常的建议是,距离退休的时间越长,资产配置就可越激进(倾向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适切的资产配置还应把保险考虑进去。 3)考虑延迟退休——额外工作的时间可以带来更多的回报,减少退休后的收入压力。 当然,以上只是普适性的建议,具体的情况因人而异。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民众应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共同把这幅退休全景图落实到实处。 ★文末福利★ 想了解选择储蓄产品的底层逻辑和步骤?请参阅往期文章「想要保证回报又想回报够大?针无两头利」!  有关飞轮 About Flywheel 飞轮财策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顾问团队 服务基于香港证监会1号(证券交易) 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 6号(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9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牌照 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牌照(PIBA) 澳洲金融服务牌照(AFSL)以及企业融资牌照 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优势,搜罗全球最优质金融工具,为内地及香港两地客户提供“全平台、一站式”的资产配置服务 ◆ 思考时间 BLINK MOMENT ◆ 你有明确的退休目标吗? 你离它有多远? ...

Read More

看大行如何展望2021中国市场(组图)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2020年,Covid-19席卷全球,各国经济受重挫。中国作为从泥沼中复苏得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相对温和的货币政策亦使其享有较高的利率,再加上人们对拜登当选后的中美关系走向普遍持乐观预期。人民币也因各方利好因素刺激一年中表现强势, 足以傲视其它亚洲同侪。迈进2021,大行是如何展望今年中国市场的?以下就以8幅图,展示来自高盛、富达基金、巴克莱、汇丰资管、美国银行、贝莱德、瑞穗证券、法国巴黎银行的观点。 各大行所持观点基本一致,2021年的中国市场将备受瞩目。 风格与板块轮动 尽管如此,风格与板块的轮动交替依然是铁律,资金将流向何处才是值得研究的对象。仰仗彭博 (Bloomberg) 的强大分析能力,我们得以窥探一二。 历史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在过去两年分别上涨了30%和34%,其中成长类股的表现已经连续两年优于价值类股。同样的情景曾经发生在2005/2006,以及2009/2010,成长类股连续领跑市场两年,可接下来的一年便日渐乏力,分析师认为,历史还会重演,因为成长类股从未连续跑赢超过两年,价值类股将取而代之。 另外,成长股和价值股的轮动同样受到政策制定者影响,中国2021年的战略重心将会放在贯彻落实新五年计划目标之上,如提高制造业的自主性;互联网巨头则受到反垄断以及互联网借贷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制约而面露难色。 板块方面,过去三个月在沪深300指数当中,金融,原材料及通讯板块的收入受分析师看好,反观能源、医疗板块及核心消费板块的收入预估则有所下降。  有关飞轮 About Flywheel 飞轮财策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顾问团队 服务基于香港证监会1号(证券交易) 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 6号(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9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牌照 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牌照(PIBA) 澳洲金融服务牌照(AFSL)以及企业融资牌照 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优势,搜罗全球最优质金融工具,为内地及香港两地客户提供“全平台、一站式”的资产配置服务 ◆ 思考时间 BLINK MOMENT ◆ 你目前的投资组合符合这些预测吗? ...

Read More

盘点那些让我们茅塞顿开的图(合集)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冰山图 冰山图来自冰上理论, 本是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理论,隐喻人的“自我”如同冰山,我们只能看到表面的一小部分,而更大一部分则隐匿于内心更身处,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该比喻如果延伸到了关乎我们身体健康的风险,同样恰如其分。 冰山的巍峨,不在我们看得见的、露出水面的部分,而在于水下。 人若是生病,想到为此而支出的往往只有医疗费、或手术费。这是显而易见那部分的支出,如果自己正值壮年,小病小痛也许就药到病除了,得了盲肠炎动个小手术也就解决了。 可人衰老的进程不可逆,再精密耐用的仪器也会有耗损的一天。当一些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找上门来,医疗费、手术费便只是冰山一角了。 因此我们把最容易被忽视的那部分比喻为水下的冰山。包括我们生病误工的代价,人在拥有足够的“睡后”现金流、实现财务自由之前,几乎都在无间断地工作,赚的是“睡前”收入,一场不期而至的大病会否中断我们的收入?会!请假或停薪留职,甚至被辞退,都是不难想象的情景,请问这算不算生病的代价? 慢性病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产生一系列检测、跟踪、护理、用药、营养品等费用,堪比无底洞。家底再殷实恐怕也有到头的一天,更何况广大的工薪阶层? 设计保险的精算师们总结了历史数据和经验,得以窥见冰山之全貌。基于对这些可预见之风险的预判,才有了保险方案,而且还在不断的演变迭代当中,变得越来越切合眼下人们的需求,尽管无法做到滴水不漏,可也尽可能地帮助我们转移了大部分可见、不可见的风险。赋予了我们把风险拽在自己手里的能力。 譬如医疗险涵盖了可见的支出,包括医疗费、手术费。 可医疗险实报实销的性质,往往无法缓解一部分人在大病痊愈前的经济压力;如果仅有国家医保,报销比例也并非100%,用药、治疗手段也囿于规定的名录,它的初衷只是“普及”。因此,医保不能没有, 却也不可绝无仅有。 这些不可见的风险就让重疾险来补充,只要符合特定的疾病定义便可触发赔偿,它可用于覆盖医疗费用,也可以是收入损失和康复花销,后两者都是医疗险力不能及的。 标普家庭资产配置图 标准普尔的家庭财富配置四象限图,我们就简称“标普图”吧。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及评级机构,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已经耳熟能详了。 许多人对“标普图”也并不陌生,它的来历无从考究,可实用性毋庸置疑,故笔者不讳于该图流于泛滥,重制了一个飞轮订制版。 过去人们或留存现金,或习惯于存在银行,可在几十年的通胀背景下,普通银行储蓄早已无法抵御资产贬值的风险,今年的黑天鹅更是改变了经济的面貌,各国央行纷纷大水漫灌,尽管本国央行的手段颇为节制,也只是推迟了速度罢了。常在岸边走,岂能不湿鞋,为了不让家庭资产整体缩水,我们必须把它放在不同的账户里头。 如图所见,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分成了四个账户: 占比最大的必须是安全可靠的,用来「保值」的,占整个家庭资产的40%。对该账户的投资,不亏损本金是关键,因此固收类产品是主力,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储蓄分红险、年金险、终身寿险等皆属于该范畴;该账户资金宜长期持有,并作为子女教育、养老的储备,不可随意取用。每月投入固定比例,可保障家庭财富长期稳定增长。 第二个账户是用于「生钱」的钱,建议占比为30%。该账户志在“收益”,故而相对进取。投资目标包括股票、成长性基金,投资相连险(ILAS)等,有了它,保值、创收两不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收益与风险的正相关性,必须把账户比例控制在30%以内,尤其是在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更应降低曝险,即使是在行情好的时候也该适时提取盈利,进行「配置再平衡」,勿因行情看好就过度膨胀,随意变动配置比例。 第三个账户则是「保命的钱」,占20%。老生常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而且人一生能赚的钱有限,有时候倾其所有也未必能应对突发的大额开支。如何利用杠杆四两拨千斤,保险才是正解。 最后一个账户是「随时可以花的钱」,占10%。该账户资金当涵盖3~6个月的支出,用于日常花销、衣食住行,包括钱包里的现金,手机里的支付宝、微信余额等。 这便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家庭资产配置模型,且重在「配置」二字,它是相对固定的,也是动态的,既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也要根据家庭状况及外围环境作出平衡。 家庭财富金字塔 随着资产积累的增加以及先进理财观念的普及,如今的内地新贵阶层,已经着手打造一个稳固的“金字塔形”财富结构:基层宽阔的根基为“保障”,任何时候都维持着牢固的安全网;中层则为“储备”,稳健资产以不变应万变;最上层直至塔尖,则是风险程度递增,比例递减的“投资”,用以抓住资产增值的机会。 本末倒置的配置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如果没有最基层的安全网,任何人的财富体系都不堪一击,而风险随着年月增长随之增加。如果你对类似言论听过不少,请开始重视它。 一图胜千言,你的资产都放对了吗? ——摘自前文《治大国如烹小鲜?我说积累财富如堆积木》 医疗需求层次图 以一名中国内地公民为例,宽大的塔基部分少不了由国家统筹的「社会医保」,越往上保障(报销)范围越广,也越昂贵。 在中国的医疗体系当中,医保是强制参加的,基本上做到了全民普及,它有以下优点:1、对健康状况无要求;2、对职业类别、年龄无限制;3、完成缴费后终身保障。 那缺点呢?就是报销范围相对狭小,在下一张「医保不够图」再跟大家分享。 第二层的大病医保也是由国家统筹,各个地区的政策还有所不同。当参保人罹患大病产生高额医疗费用时,经基本医保报销后剩余的自付部分可由大病医保报销,能作为基础医保的补充,虽报销比例有所提高,可仍局限于基础医保目录内的病种和用药。 第三层的百万医疗险,保障范围又有了提升,没有了医保目录的限制,常见的产品形态设有1万元的免赔额,保费由最低的几百块随年龄递增,可获得200万~300万的保额,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可最大的限制是仅限于社会医保所覆盖的就医范围内生效,也就是公立医院的普通部。 接下来的中高端医疗(网上亦称中端医疗),则把就医范围拓宽到了公立医院的特需部和国际部,及少数私立医疗机构。部分产品也能提供优质的绿色通道、直付、专家二次诊疗意见等服务,与顶尖的高端医疗已经非常接近,只是理赔上限比后者低,部分项目有封顶,就医范围也不包括昂贵医院,可价格就比高端医疗亲民。 公立医院特需部和国际部,原分别是为满足国家干部、国际友人的治疗需求而设立的,治疗条件和医生资质比普通部要高。而在中国内地的医疗体系当中,公立医院汇聚了最顶尖的医生资源,其资质要比大部分私立医院要好,私立医院的优势更多是在于住院环境。 而位于塔尖的高端医疗当然是医疗险中的顶配了。在选定的区域内,可实现绝大多数医疗费用的全额赔付,享有优先使用全球顶尖医疗资源的特权,包括名医预约、海外就医、全球紧急救援等增值服务,就医、住院条件就更不在话下了。 医保不够图 上一张图说到社会医保的报销范围相对狭小,主要体现如下: 1、起付线,即报销门槛,各地区之间,门诊和住院之间、各级别医院之间存在不同;以北京的职工医保为例, 其门诊起付线是1800元,首次住院的起付线是1300元; 2、封顶线,即报销上限,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北京职工医保门诊封顶线是2万,住院为10万; 3、报销比例,在起付线与封顶线之间仍有需要我们自费的部分,通常医保的报销比例在70%~90%之间,就医医院的等级越高,报销的比例就越低,自费的部分也就越高; 4、「三目录」:1、「药品名录」规定了哪些药可以报销;2、「诊疗项目目录」规定了哪些病可以报销,主要包括治疗、检查、手术等费用;3、「服务设施目录」规定了哪些设施可报销,主要指住院的床位费等。 「药品名录」的存在决定了医保的药品覆盖范围狭小。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共有169,470种药物,最新的 「药品名录」覆盖的药品仅为2,643种,医保用药仅占全部药品的1.56%,其中「甲类药」,指临床必需、广泛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医保可全部报销;「乙类药」,是那些临床可供选择、疗效好、价格稍高,需按比例(各地不同)自费一部分,其余报销;而「丙类药」则是高档药、进口药等,得完全自费。 且不说医院也有医保费用的管控,很多药品在医院是想买也买不到。 另外,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得医保基金的支出速度大于收入,部分地区甚至入不敷出。 以上都是医保的不足之处。 小白配置图 至于不知道如何配置保险的小白,可以据此金字塔图来配置,先满足塔基,自下而上配置,与「家庭资产置金字塔」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构筑由「安全性资产」、「储备性资产」、「收益性资产」组成的稳定结构,切勿本末倒置,唯根基稳固,方可稳中求富。  有关飞轮 About Flywheel 飞轮财策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顾问团队 服务基于香港证监会1号(证券交易) 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 6号(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9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牌照 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牌照(PIBA) 澳洲金融服务牌照(AFSL)以及企业融资牌照 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优势,搜罗全球最优质金融工具,为内地及香港两地客户提供“全平台、一站式”的资产配置服务 ◆ 思考时间 BLINK MOMENT ◆ 你的家庭财富配置合理吗? ...

Read More
消息陷阱 News Trap

消息陷阱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曾几何时,市场上有许多人会认为,胜算的关键在于掌握消息,谁掌握的消息越多和越快,谁就可以在市场中屹立不倒。 但事实上,消息绝不是投资唯一的参考指标。 为什么?因为消息面有个潜在的严重问题,也就是「消息真确性」的问题。 说实在,消息面通常是「八卦传闻」的性质居多。许多消息,都是为了炒作股票故意放出来的。每当市场处于颓势,就会有媒体总是极尽所能地渲染某分析师的末日论,到处散播悲观情绪。此时,也总有一些人站出来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底部已经不远了,可是随后这些人又宣布,除非得到他们认可的某些指标的首肯,否则不可能发展出新一轮的上涨行情。这些相互冲突的“忠告”足以让一般投资者瘫痪。 然而,真正会影响股价的还不是消息本身,而是「人心」,也就是情绪。 人们收到消息后,基于对获利和亏损的贪婪与恐惧,往往会作出不理性的操作判断,进而造成股价波动。 所以与其说消息会影响股价,不如说它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充其量是一根导火索罢了。 莫把「消息面」当作「基本面」 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把「消息面」当作「基本面」。 听到某某公司此季营收大增的消息,便欣喜地认为该公司的质地不错,股票值得买进。 然而,前面就说到,消息面只是反映人性罢了,造成的波动也只是「暂时性」的。 真正质地好的公司,也许会因为不利的消息造成股价短暂波动,但绝对不会就此一蹶不振; 相反,本质不好的公司,只因为某些消息让股价被炒起来,最终还是要面对泡沫一戳即破的窘境。 在投资市场上,新闻炒作的题材不外乎以下几种: 1、收购或者控股题材。 2、合资合作或者股权转让。 3、分红配股题材。这类题材比其他一些题材更容易吸引一些投资者跟风,股价被炒高后被套的投资者还会产生一种幻想,认为反正要送配的,不怕被套。这类题材也很容易把股价炒高。 4、经营业绩是否有大的改观。某些投资者单单用每股盈利来衡量个股就未免太片面了。 5. 政策变动、产品调整、股价的异动等等。 消息的真面目 首先,让我们还原消息的真面目:  1  消息只是一个已发生的事实,没有人能预测未来 所有消息都只是在叙述一个已发生的事实,并不能预测未来。我们在媒体上常听到的一些词,「涨多拉回」、「触底反弹」… 等,都是一种「预测性言论」,谁说涨多一定会拉回?触底就一定会反弹?人们有这样的认知通常是受到了媒体的引导。 所以要记住,别拿已发生的事实预估未来,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行动方案,然后让市场告诉你对错。媒体是很会见风使舵的。  2  媒体比较喜欢报喜不报忧 人们通常都比较喜欢听到好消息吧? 媒体也就投其所好,他们总是喜欢报导好的消息,而刻意减少报导坏消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在我们得到的好消息背后,可能有无数个被隐藏的坏消息,所以对于消息永远不要太乐观。  3  报导坏消息则显得委婉而不直接 在媒体报道中,是不是常常会听到「涨多拉回」、「修正」… 等话术?其实讲白了,这都是「下跌」的意思。 之所以如此修辞,一方面是不希望得罪公司因而失去消息来源甚至被告。 另一方面是要让得到这些消息的人对于坏消息模棱两可,因为解读的方向不同,就能使得一部分人继续保持乐观,藉此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 学聪明点,自己过滤并分析消息的好坏,觉得不是很确定时,就不要轻举妄动,待全盘了解后才下定论。  4  消息提供者的动机不纯 分析师、财演、财经记者,刚开始时,可能还会真心实意地给你一些有用的消息,但是当同业竞争激烈,消息就不免被扭曲夸大,似是而非。如今有太多标题党,通常把话说得模棱两可,当最终结果出来后: 若是准确预测就大肆宣扬。 若是跟预测相反,便完全不会再提起,让它悄悄过去。 如果你看过那些财演节目就知道,他们经常含糊其辞,可是又让人仿佛得到了慰藉,就此信服,借此吸引更多的信众。 人在未知的环境下会产生恐惧,很容易相信别人。但是要记住,相信自己更重要,只有自己不会欺骗自己,别人告诉你再多,不如自己学习研究,作出自己的判断。 大事实,小秘诀 看到这里,相信小伙伴们已经有一定的甄别能力了。接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下解读市场消息时的小秘诀吧。 秘诀1  Buy the Rumor, Sell the Fact 「就谣言而买,就事实而沽」 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投资世界,大部分投资者都倚仗新闻来了解事实,因此「就谣言而买,就新闻而沽」(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 也许更确切一些。 面对新闻,投资者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种: 短线的新闻消息带来的利好/利空消息已经反映在股价上,在额外新消息的带动下,部分短线投资者会选择获利了结。对消息正确与否的预期。即将要公布的消息在成为事实之前,变量依然存在,因此部分投资者会选择避开该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股价在事实(Fact)被确认前后的波动就越大。部分长线的投资者估计股价在事实(Fact)被确认的前后会出现波动,因而先行沽出,控制风险。 基于以上三种不同的投资者取向,均会在事实(Fact)得到确认后选择先行获利离场,因此造就了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这一规律。 以下就以若干例子说明一下: 中芯国际(港股代号:00981)于其A股上市前,股价飊升,然而于A股正式上市前一天就下跌8%,第二天直奔28%,更从高点一路下滑逾6成。 Tesla(美股代号:TSLA)拆股传言(Rumor)期间曾涨到9月1日的历史高点502.49美元,被证实(Fact)后跌至9月8日的低点329.88美元,跌幅逾34%。 同期,Zoom(美股代号:ZM)受疫情消息带动,自9月1日的历史高位478美元,狂泻及至9月4日的低点346.76美元,幅度达27.5%。 尤其是在财报季,Buy the rumor, sell the fact这一法则就越强大,有研究发现,若股票在盈利公布日前一周录得异常的超额回报,公布盈利后通常会出现强烈的价格逆转。不少股票在业绩公布前夕谣言满天飞(Rumor)期间上涨,于业绩的事实(Fact)曝光后股价便「见光死」;反之亦然。 秘诀2   洞悉字眼 新闻消息,有时会用一些夸张字眼吸引眼球,而有时则为了保护自己轻描淡写、含糊其辞了事,大家要懂得分辨文字背后的意思。举例: 当我们见到戏剧性的字眼如「劈价」一词,情绪不免会受到牵动,甚至会不经意地被引导,觉得楼市有断崖式下滑的迹象,尚未置业的人士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时刻,幻想着楼市还会有戏剧性的下跌。从而引申到恒大地产等股票的价格必定大受影响。到底写消息的人希望我们联想到什么?是楼市跌,还是恒大跌? 当我们就金融市场/物业市场作投资分析的时候,应该聚焦那些没有感情的数据,做独立分析,做好事实甄别(fact check),对煽情的叙述字眼视而不见。 秘诀3  资金流入的4个「新」 以下的4个「新」能给未来股价带来正面作用。 1. 新的需求 举例:安踏体育(02020.HK),美团-W(03690.HK),百威亚太(01876.HK),在公布将被纳入恒生指数前后,股价一度攀升,原因是此后会有不少基金、ETF将间接纳入相关股份,因而带来了新的需求。 2. 新的技术 斑马网络是基于AliOS所打造的智联网汽车开放平台,为汽车全行业提供智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斑马网络成立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共同发起的智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 3. 新的爆品 小米集团-W(01810.HK)将于今年12月底进行小米11新品发布,同时也拉动股价创下新高。 4. 新的团队 年初联想集团 (00992.HK) 前副总裁、手机业务负责人常程加入小米(01810.HK)担任副总裁,负责手机产品规划。小米股价因而造好,并以全日最高位收盘。小米升4.1%,收报11.22元;联想集团也升了2.7%。 秘诀4  提防不实消息 不实消息——指的是在非正规管道获取的消息,又或者报道经常与事实出现很大落差的渠道/股票。大家必须提防有心人士有策略性地散播假消息或夸大消息,借用大众力量推升股票。这类型的股票都有几项特征,包括低流通量、股价低,并且喜欢利用合并与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的消息来吸引投机者。对于这类消息,大家一定要小心处理,并且以风险管控为前提,若无法证实消息的真实性,确定性不高的,宁愿不碰。 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有浑水(Muddy Water)的报告拆穿其西洋镜。恒大系也不遑多让,还是避之则吉为好。 秘诀5  市场永远是对的 尊重市场。股市变幻莫测,并根据市场供需(demand and supply)定价。即便已经对消息作出充分的筛查分析、也在适当的时点买进股票,若后续股价走出不利行情,并触及当初设定的止损点,投资者也应该尊重市场,毫不犹豫地止损离场以保全资金,待股价重拾上升趋势、新的进场条件得到满足再进行操作。 由于疫情的助攻,奈飞NETFLIX的股价节节上涨,2020第二季度的成绩因而非常亮丽,但随后大跌,原因竟然是担心第三季的业绩会不如第二季。市场真是变幻莫测,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结语 我们来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先具备基本的信息识别能力: | 追根溯源能力:寻找消息的源头与了解消息发布的目的; | 批判思考能力:对于所有消息都先抱持怀疑的态度; | 独立思考能力:获得消息后,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观点。 要知道,你往往不是获得第一手资讯的人,有研究表明,一则资讯的传播至少会经过7个人之手,该则“新”闻到底有多新、有多少人已经走在大家前面据此完成了交易,可想而知。在传播的过程当中信息的完整性如何、有否失真、是否掺进了他人的主观意志,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唯有独立思考,才得以了解消息的真实面貌。 再者,在投资这件事上,很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形成一套自己的投资准则和方法论。而当中最可靠的两个指标,莫过于股价以及成交量,透过观察这两个一手指标,我们已经可以发现许多市场的端倪,再辅以对基本面的研究、和消息面的把握,足以让我们识别出下一波行情的强势股。千万别让媒体消息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只要专注于市场释放出来的讯号,追随强势股就对了。  有关飞轮 About Flywheel 飞轮财策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顾问团队 服务基于香港证监会1号(证券交易) 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 6号(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9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牌照 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牌照(PIBA) 澳洲金融服务牌照(AFSL)以及企业融资牌照 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优势,搜罗全球最优质金融工具,为内地及香港两地客户提供“全平台、一站式”的资产配置服务 ◆ 思考时间 BLINK MOMENT ◆ 你获取信息的渠道可靠吗? ...

Read More
BECOMING WARREN BUFFETT

成为沃伦·巴菲特 BECOMING WARREN BUFFETT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巴菲特在投资界被奉为神,他的真实生活也一定让人颇感兴趣。 如今身价净值超过80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7位的巴菲特无疑是货真价实的的亿万富翁。然而他的日常却低调得可以:今年90岁的他仍住在他位于奥马哈的小房子里,每天早上都开车去到办公室管理世界第五大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麦当劳早餐依然是他多年来的挚爱。 我们不妨从2017年的一部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中看到更多的你所知道和不知道的巴菲特。还有他广为人知的投资理念: 复利效应 小时候的巴菲特,每周的零花钱只有5美分,年纪轻轻便开始琢磨如何让自己的收入多于5美分。 他曾经挨家挨户推销可口可乐、口香糖,也送过报纸、杂志。他每天可以送500份报纸,每份报纸赚一美分,并没有多少。但因为“复利效应”,当年攒下的一美分,后来变成了几百美元、甚至上千美元。 复利效应告诉我们:时间和回报率的适当结合会让投资取得巨大回报。反之,时间和回报率任何一项的不尽如人意也会带来巨大损失。 复利效应为巴菲特带来巨大的财富。 他50岁之前积攒的3亿本金,在30年之后变成600亿。于是我们从中得到一个重要启示:最初的资金大小不那么重要,开始的时机与增长的持续性才是更应该追求的。他的身价也是在长时间的复利作用下,在人生的后半段才获得了非常显着的倍增。 这也解释了为何伯克希尔哈撒韦不分红,好让让留存收益在次年产生大致同样水平的回报,用投资的语言来描述就是不分红的情况下维持高ROE*水平,这样企业的净资产将会以复利的形式增长,对股东更有利。* 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简称ROE),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专注于高价值领域,只打“甜蜜区”的球 巴菲特的办公室有这样一张海报,海报中的棒球手正要挥棒,旁边还有一个奇怪的长方形矩阵,上面排列着棒球大小,有着不同颜色的圆形区域,上面还标注着一些数字。 这位棒球手是谁?他就是波士顿红袜队的击球手泰德·威廉斯(Ted Williams),他在棒球界的地位,并不亚于巴菲特在投资圈的地位:史上最佳击球手,美国职棒联盟中最后一个年度击打率在0.4以上的球员,位列美国《体育新闻》(The Sporting News)评选的史上百位最佳运动员第八位。 泰德在他所著的《击打的科学》(The Science of Hitting)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在于不要每个球都打,而是只打“甜蜜区”的球。 * 甜蜜区Sweet Point——指击中概率较高,适合于把球达到合适区域的击球区 他把击打区域划分为77个区域,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只有当球进入理想区域时才挥棒击打,对进入其它区域的球绝不挥棒。 这个策略听上去简单,却需要强大的定力。尤其是在重要赛事的胜负关头,当几万名球迷的眼光齐刷刷的盯着你,希望你击出安打,此时有一个球慢悠悠地进入“非甜蜜区”,打还是不打?要是不打可能换来全场嘘声。此时要坚持“只打高价值的球”需要强大而冷静的内心。 在投资领域是何其相像,巴菲特在纪录片中说道:“我在一个永不停止的棒球场上,在这里你能选择最好的生意,我能看见1000多家公司,但是我没必要每个都看,甚至连50个都没有必要,我可以主动该选择自己想要打的球。” “股票确实有一种倾向,让人们过于频繁地交易,流动性太强。人们这些年年来发明了各种工具来筛选股票,而我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圈,我就呆在这个圈子里,圈外的事情我完全不管。” 不难看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只投资高价值、有护城河的公司;不求短期获利,尽量少动。这跟棒球之神泰德的理念不谋而合:只击打进入“甜蜜区”的球,不求全垒打。 聚焦少数的公司和股票,这似乎跟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分散投资」相悖。所谓的分散投资是指投资不同的股票,或是不同种类的资产,如债券、基金、不动产等。为方便理解,这里仅用股票来探讨。人们之所以提倡分散投资是因为,相较于单一工具的交易,这种策略能使个别交易工具的短期变异彼此抵消,使得整体投资组合的短期价值波动变得比较平稳。 这不难理解,毕竟人是天然厌恶损失的,当别人送我们一颗苹果,我们觉得很高兴,但如果送你两颗苹果后又拿走一只,撇开这样做的理由不说,我们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悦吧,即使结果我们还是得到了一颗苹果,这就是“损失厌恶”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人们不愿承担损失,哪怕是短期的。 可是,如果过分分散投资,在抵消风险的同时,也会抵消我们的收益。假设我们的投资组合里有10只股票,有1只上涨了100%,而另外9只不涨不跌,那么这个投资组合的收益是10%,但现实当中1只股票上涨100%的机会极少,反倒是另外的9只股票总有一部分会下跌,再加上大多数散户投资者都不是全职投资者,平常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或有家庭要照料,用于深入研究投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如此分散投资的结果就是绩效平平,能获得10%回报也实属不易。 如果碰到空头市场,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会下跌,这时候如果你的资金被分散在过多的股票上,将会发生以下情况:  1  无法密切关注个别公司的发展,难以及时全面掌握影响下一步决定的必要资讯;  2  必要情况下,很难快速降低曝险(即股票的投资规模)、作出有效的应对; 没错,只聚焦某几只股票确实存在风险,尤其是缺乏深入研究的情况下,但只要给予足够的了解,运用健全的方法,风险便得以控制。再说,关注少数几只股票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有限。套用巴菲特的说法是:“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投资人如果严格秉持得当的股票筛选准则,只挑选进入“甜蜜区sweet point”的股票,恐怕也很难同时找到很多值得持有的股票。(只要有关注飞轮研究部每周个股精选的伙伴们,相信就会明白笔者在说什么)。 至于究竟应该持有多少只不同的股票才合适,这取决于你的资金规模与风险的容忍程度,我们有机会在另作阐述,这里就不展开了。 价值投资=不卖出股票? 有些人在解读价值投资的时候容易断章取义,认为“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持有,永远不卖股票,这只是对了一半。巴菲特在某次股东大会上就解答过这个问题。总结来说,当发生以下情况的时候,巴菲特也会卖出自己的股票:  1  急需钱周转的时候;  2  发现更佳的投资机会;  3  原来的投资标的基本面发生质变的时候。有可能是当初的判断失误,也有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偶发黑天鹅事件,外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导致公司的竞争力下降,预期盈利状况持续恶化等等。这也是为何巴菲特要卖掉一直青睐的航空股及银行股,就是因为基本面变质了。 被誉为投资天才,华尔街历史上经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的迈克尔·斯坦哈特(Michael Steinhardt)也说过:“优秀的交易者懂得如何在秉持自己的想法和承认自己犯错之间,找到巧妙的平衡”。我们不是处在一个一成不变的时空,为何就要求我们的投资组合一成不变?所谓的不变只是相对而言,相对于那些忽视价值本质、过度频繁的短线交易操作,这种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更适合巴菲特和他的一众信徒而已。 结语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沃伦·巴菲特,也不是所有投资人都要变成巴菲特,每个人对收益有着各自的心理预期。但我们几乎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自愿或被动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投资。因此拥有正确的投资观不仅仅对股票投资大有裨益,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关飞轮 About Flywheel 飞轮财策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顾问团队 服务基于香港证监会1号(证券交易) 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 6号(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9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牌照 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牌照(PIBA) 澳洲金融服务牌照(AFSL)以及企业融资牌照 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优势,搜罗全球最优质金融工具,为内地及香港两地客户提供“全平台、一站式”的资产配置服务 ◆ 思考时间 BLINK MOMENT ◆ 又到年末总结的时候了,你的投资策略适合你吗? ...

Read More